文学名著类小说
-
《彩虹》是吉本芭娜娜系列旅行文学作品中的一部,是她游历广阔的大溪地后成就的小说。书中叙述了一对为了寻找幸福而痛苦挣扎的日本男女纯美的爱情故事,场景就设定在大溪地这片美丽的地方。现年27岁,在日本的大溪地餐厅“虹”做服务生的瑛子十分喜欢这份工作,全情投入,以致劳累过度,昏倒在地,因此接受安排,工作调整为暂时到老板家担任管家。然而,瑛子始终难舍对于餐厅工作的执著喜爱,决定辞去管家工作,好好度个假,目的地就是餐厅总店的所在地,同时也是她所钟爱的老板的故乡——大溪地
-
★门罗处女作和成名作,甫一出版即大受欢迎★荣膺1968年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加拿大最高文学奖)门罗的成名作和处女作,历时15年写成,一举赢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项总督奖。15个短篇故事里,门罗以非凡的视角观照平凡的生活,显示出足以成为经典作家的特质。这些故事发生在农场,在河畔沼泽地,在西安大略孤独的小镇和新兴的郊区。女孩跟着父亲上门推销,无意目睹父亲埋藏已久的恋情;两对陌生男女在寂寞小镇里耐着性子相互抚慰,老小姐让智障的孩子们用音乐发出与另一个世界的沟通作者将注意力投向平常人的欲望及遗憾,爱的欢愉与痛苦,以及逼
-
本书从中精选了其代表作《卡门》、《科隆芭》、《马泰奥·法尔科纳》、《塔芒戈》等九篇艺术佳作,基本上体现了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写作风格和艺术特色。尤其是当中的《卡门》,曾经过多次改编,被搬上银幕和舞台,那个爱憎分明的吉卜赛女郎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
吉本芭娜娜阿根廷之旅归来的好书。首次以异国风情为利器,突破了她原有的淡雅风格。布宜诺斯艾利斯街头的南美风情和感官刺激,催发7位旅行者一吐隐秘已久的不伦之恋,还有那令人心头作痛的家族羁绊。南美这块奔放粗犷而又色彩鲜明的土地,在她的笔下,与时间的无声流逝有了微妙的对比。
-
14岁的蒂塔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后,以她的勇气以及胆量,成为集中营家庭营地小图书馆员。在经历了营地看守弗雷迪•赫希自杀、父亲病死、集中营这生死分组和大屠杀等煎熬,一直抱有坚韧的信念,守护着8本图书,直至二战结束幸运地获救。这8本书帮助这些孩子们度过他们所处的恐怖黑暗生活,带给他们一点点希望。
-
《致悼艾米丽的玫瑰》是福克纳最经典的短篇小说之一。一切始于艾米丽小姐的去世,所有人都前往悼念这位小镇上“传统的化身”,故事随之展开,在荒诞、怪异的气氛中,人们窃窃私语着艾米丽小姐的爱情、她的一生,以及隐藏在大宅里的惊人秘密
-
十一年,四座不同的牢房,他四次成功越狱,却为何选择放弃自由?●1936年,日本青森刑务所,单人牢房,昼夜严密监视——成功越狱。●1942年,日本秋田刑务所,碉堡一样坚固的禁闭室,只在离地3.2米的屋顶上有小窗——成功越狱。●1944年,日本网走刑务所,手铐锁孔被螺丝拧死,无任何可用工具——成功越狱。●1947年,日本札幌刑务所,美军接管,二十四小时专人看守——成功越狱。因抢劫致死罪被判无期徒刑的佐久间清太郎(原
-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剧中轻松、平庸、充满恶作剧的快乐的市井生活与紧张、复杂、充满流血阴谋的宫廷生活形成强烈对比,使作品的内容不仅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
-
《革命之路》系美国被忽视的文学大师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出版于1961年,当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2005年又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经典之一。2009年1月,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一举摘得金球奖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桂冠,并获得奥斯卡奖提名。20世纪50年代,弗兰克和爱波夫妇生活在郊外革命路上的革命山庄。弗兰克是个上班族,爱波在家养育一对儿女,兼做业余演员。天长日久,两人厌倦了这种无聊的生活,争吵不休。爱波建议他们抛
-
《美国人在巴黎》讲述了1830年至1900年间美国的艺术家、作家、医生、政治家、建筑师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在巴黎探索学习的经历。这些人志存高远,经历艰辛,终于学有所成,其中许多人成为了所在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的故事让人着迷,催人奋进,同时又带着几分神秘。
-
一位魅力依然不减的母亲宫子与三位成年女儿的情感经历。宫子因丈夫有外遇泯灭了情焰,心存死灰;大女儿惠子出嫁之后,跟母亲一样被传统的婚姻与家庭束缚;二女儿直子在两个男人的爱情小巷中彷徨不定;稚气的三女儿千加子为寻找自己的偶像而狂热故事明快流畅,深刻本反映了日女性的情感失落与现实的悲哀。
-
弘之是我的恋人,昨天我们还在一起庆祝同居一周年,他送了一瓶饰有孔雀羽毛的香水。今天,他自杀了。是的,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他自杀了。站在太平间里,我第一次见到了他从未提起过的弟弟彰,从彰口中更是发现了一个自己从未听说过的弘之。求学经历是假的,家庭构成是假的,兴趣爱好是假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唯有他已经死去的事实是确定的。弘之,你到底为什么自杀?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过去到底是怎样的?为了解开这些谜题,我循着香气踏上了寻找弘之的回忆之旅芥川奖得主、日本百万畅销书女作家小川洋子全新情感推理
-
宗助和阿米活在大门之内的世界。他们因偶然的相遇而结合成为夫妻,在大门内侧以甜蜜的爱情喂养彼此,出了门则遭到社会的唾弃,体会着背离道德的苦楚。相较于单纯的阿米,宗助无时无刻不饱受罪恶感的折磨,为了远离这一切,他逃避到深山里的寺庙,希冀禅学能为他打开心中深锁的大门。然而,他的修行却遭遇到更多道门扉,他无论如何也鼓不起勇气拉开它们,只能永远站在门外,凝视孤独的自己
-
太宰治所著的《潘多拉之匣》收录《潘多拉之匣》和《维庸之妻》等两部作品。《潘多拉之匣》流露出作者太宰治骨子时的抑郁,一贯对未来的迷茫,对生死的思索,但与《人间失格》的阴冷不同,《潘多拉之匣》的基调是温暖的,俏皮明快的,呈现明显透亮的光彩,处处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维庸之妻》是作者的短篇小说集,书中的同名之作是太宰的名篇。《维庸之妻》,暗喻“放荡男人的妻子”。一个女人在自己丈夫酗酒,欠债,与女人私奔最后跳水自杀的情况下,一直维系着家庭,出门做女佣为丈夫还清债务。2009年,在加拿大蒙特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九岁的保罗·博伊默尔受到“爱国主义”的激励,跟同学们一起志愿参军,但战争与军队生活的残酷完全超出想象。在新兵训练营里,他们被迫抛弃从前对知识和自由的信仰,接受彻底的改造。短暂的训练后,新兵们被派往前线作战,所见所闻尽是残酷:战壕内都是老鼠、虱子;烈性传染病威胁着每个士兵的生命;战友们一个个阵亡,或受伤被送到野战医院;野战医院设备简陋,药品缺乏,伤患的死亡率极高。保罗休假回家,发现德国国内仍沉浸在对于战争的英雄主义幻想中,普通人无法想象士兵们在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