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马小说网

文学名著类小说

    • 撞车俱乐部小说

      《撞车俱乐部》

      作者:恰克·帕拉尼克

      更新:2024-03-24

      大小:348 KB

      《撞车俱乐部》是美国邪典作家帕拉尼克的长篇小说。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时间模糊的未来,此时政府对人实行严格的管控和隔离措施。但是有这样一群玩家,他们在车上喷上各色涂鸦,装点上各种垃圾,然后开车撞向彼此,在暴力的冲撞和疼痛中寻找通向解脱的永生的路径。而来自小镇的少年大块头•凯西,绰号“吼吼”,离奇而短暂的生命似乎就终结于一场这样疯狂的撞车派对。本书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讲述吼吼的一生,关于他的故事,他的父亲、母亲、邻居、同学、女友、同事、房东、仇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秘密宝藏

    • 意大利遗事小说

      《意大利遗事》

      作者:司汤达

      更新:2024-03-23

      大小:438 KB

      本书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所收的《瓦尼娜·瓦尼尼》等八篇中短篇小说是司汤达根据在意大利发现的一些手写本故事编写的。故事内容或是社会地位悬殊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或是宫廷贵族之间因男女私情而引发的阴谋与伊杀。小说中的人物都具有强烈的感情冲动,压倒一切的情欲与由此产生的暴烈行动。司汤达企图以此表现他所喜爱的“意大利的热情性格”和他对“力”的崇拜,用来对照十九世纪法国社会中利益关系窒息了人身上自然的感情这个现实。

    • 面纱小说

      《面纱》

      作者:毛姆

      更新:2024-03-22

      大小:247 KB

      容貌娇美而又爱慕虚荣的英国女子凯蒂,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医生瓦尔特·费恩的求婚。她离开了上世纪20年代伦敦浮华而空虚的社交圈,随瓦尔特远赴神秘的东方殖民地——香港。对婚姻感到不满和无趣,凯蒂开始悄悄与令她芳心摇动的香港助理布政司查理·唐生偷情。瓦尔特发现妻子的不忠后,孤注一掷,开始了他奇特而可怕的报复计划:凯蒂必须随他前往遥远的中国内地,去平息一场正疯狂流行的霍乱瘟疫。在异国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英国家乡的舒适生活中无法

    • 大教堂小说

      《大教堂》

      作者:雷蒙德·卡佛

      更新:2024-03-21

      大小:234 KB

      几乎所有评论家都从这本《大教堂》中嗅出卡佛的变化来。在这本创作于1982年到1983年间的小说集中,如果说人物和情节仍延续了卡佛早期作品的灰暗和无法自拔的话,在几篇篇幅较长的作品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卡佛把自己那扇一直尘封的天窗推开一条缝隙,洒下了一点点光亮。我们仍然可以读到一系列小人物在生活的泥潭里摸爬滚打:重逢恋人被轰出了刚刚借来的房间(《瑟夫的房间》);生活就像坏掉的冰箱里的食物一样腐臭变质(《保鲜》);奔波的人失望地离开,扔下了曾经挚爱的东西(《马笼头》);父亲在痛苦的回忆中,拒绝下火车去见来接站的

    • 魔山小说

      《魔山》

      作者:托马斯·曼

      更新:2024-03-20

      大小:1.2 MB

      这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小说以一个疗养院为中心,描写了欧洲许多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人物,其中有普鲁士军官、俄国贵妇人、荷兰殖民者、天主教徒他们都是社会的寄生虫。整个疗养院弥漫着病态的、垂死的气氛,象征着资本主义文明的没落。作品通过人物之间的思想冲突,揭示出颓废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血缘关系。

    • 苔丝小说

      《苔丝》

      作者:托马斯·哈代

      更新:2024-03-19

      大小:569 KB

      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诱奸,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并订婚,在新婚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得不与仇人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

    • 烟花散尽小说

      《烟花散尽》

      作者:莎拉・杜楠特

      更新:2024-03-18

      大小:437 KB

      罗马,威尼斯,一个妓女和她的侏儒男仆的传奇故事“我们坐在这里,上帝垂怜,我们两个,一个妓女和她的侏儒,被他们不该拥有的感情折磨着。她说得没错。人世间所有的疾病中,只有这一种病痛最甜蜜。”无论是多卑微的人,在他所拥有的最真挚的感情面前,都是高尚无瑕的。

    •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小说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

      作者:儒勒·凡尔纳

      更新:2024-03-17

      大小:205 KB

      19世纪中期,在中国有一位年轻、富裕而且非常西方化的纨绔子弟金福,他冷漠无情,厌倦生活,听不进他最忠实的朋友加老师王先生的真诚相劝。在金福准备结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股票下跌,已经破产了。于是他给自己买了份高额人寿保险后准备自杀。但他没有勇气,只好把自己托付给王先生,并与他签定了一份自杀协议书。出于礼节,王先生同意在人寿保险协议终止前杀掉他。此后,金福经历了一连串曲折的经历,每次都希望自己能死掉,结果却屡屡失望。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并没有破产,同时也收到王先生的来信,说自杀协议书已经被转交给一

    • 雨小说

      《雨》

      作者:黄锦树

      更新:2024-03-16

      大小:250 KB

      离开故土下南洋的一个小家庭,栖身并扎根于马来半岛胶林间,四周环伺着凶猛的野兽、怀有异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灵。伴随着家庭成员突如其来的失踪、离奇的死亡,缓慢而抑郁的步调积累到了某一天,迸发出爆裂性的奇诡突变,暴雨带来的洪水有时通向彼岸,从死神的指掌间他们脱离了现世,旋即变为异物投向下个轮回,不断循环往复。

    • 玛格丽特小镇小说

      《玛格丽特小镇》

      作者:加布瑞埃拉·泽文

      更新:2024-03-15

      大小:174 KB

      有一座玛格丽特小镇,镇上有一间叫玛格丽特的房子,房子里住着五个玛格丽 特 。爱傻笑的小孩子梅,忧郁的少女米亚,忧伤的年轻人玛吉,性格乖戾的中年玛琪,耳聋的老太太玛格丽特 ,她们是同一个人又不是同一个人。一个深爱玛格丽特的男人,来到这座小镇上的第一天就迷失了。于是,他倾尽一生,去读懂她的心。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魔法,我们会衰老直至消失,但我们依然坚信,爱情可以永恒。

    • 聊斋志异小说

      《聊斋志异》

      作者:【清】蒲松龄

      更新:2024-03-14

      大小:556 KB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

    • 守望之心小说

      《守望之心》

      作者:哈珀·李

      更新:2024-03-14

      大小:258 KB

      《守望之心》是美国传奇女作家哈珀•李有生之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出版后的五十多年间作家一直拒绝各种采访和社会活动,并宣称不会再写第二本书。2015年,《守望之心》出版,立刻成为了当年出版界的话题,创造了销售的奇迹,日销量达10万册。据说本书源自作者早年的手稿,李本人以为这份手稿早已遗失。《守望之心》的创作年代早于《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的是斯库特成年以后回到家乡探亲的故事,其中穿插了很多斯库特童年的回忆。在编辑的建议下,哈珀•李以其中的童年片段为基础,耗费十几年的时间创

    • 魔鬼在你身后小说

      《魔鬼在你身后》

      作者:丹·西蒙斯

      更新:2024-03-13

      大小:1.3 MB

      你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出于自己的意志吗?也许在你身边,就有一些这样的人:他们对你吹毛求疵,指手画脚;甚至会喜怒无常,同你争执不下,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你。你会听他们的话吗?魔鬼就生活在我们当中,而这就是关于他们的史诗。要杀死魔鬼,先杀死你心中的恐惧。

    • 亨利五世小说

      《亨利五世》

      作者:莎士比亚

      更新:2024-03-12

      大小:120 KB

      《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英国历史剧,描写1414-1420年英军以寡敌众战胜法军的故事。剧中人与事大多真实有据。作者把亨利五世描写成一个既有文才武略,又有道德修养,治国有方,深孚众望的圣明君主。由于作者的精雕细刻,剧中的君王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完全是一个英明君主的典型,而历史剧《亨利五世》则成为英国爱国主义的范本,深受英国人民喜爱。

    • 裘力斯·凯撒小说

      《裘力斯·凯撒》

      作者:莎士比亚

      更新:2024-03-11

      大小:88 KB

      《裘力斯・凯撒》是莎士比亚以古罗马史为根据的名剧。此剧借古喻今,深入探讨了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专制集权、贵族民主和群众情绪三者之间的错综矛盾关系。剧中有历史,有政治,有辩论术,有文采,因此是英国历来青少年的必读教材。中学生往往排演此戏;受过教育的成年人无不背诵过其中安东尼和勃鲁托斯雄辩的演说。本书是该剧完整的原文,配以简要、准确、充分的英汉文注释,可供大学外国文学系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作教材用,也可供高等英语自学者和文学翻译工作者阅读和欣赏。本剧写于十六世纪末,文字离现代英语较远,但它是莎士比亚剧作中词汇量